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域名大全_域名后缀_全世界有多少种域名?

 

域名大全_域名后缀_全世界有多少种域名?

域名(Domain Name)主要分为通用顶级域(gTLD),国家地区域(ccTLD),新通用顶级域名(New Generic Top-level Domain,简称:New gTLD)三大类。其中gTLD的数据现在只有22个;ccTLD为每个国家和部分地区分配了2字母后缀的顶级域;New GTLD有将近560多个。目前而言,除了.com/.net/.org/.cn/.com/.info/.cc其他的都是非主流域名。

域名管理机构

2016年10月1日,美国政府将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移交“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从而结束对这一互联网核心资源近20年的单边垄断。

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ICANN成立于1998年,根据与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合约,它承担全球互联网域名系统管理、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协议参数配置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管理等职能,而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对这个机构如何运行具有最终决定权。

1984年正式引入了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并开始提供大家熟悉的.net、.com、.gov等叫域名的东东。也许大家会奇怪,为什么把.net放在前面,因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注册的域名就是Nordu.net,是1985年1月被人注册的,第二个才是.com的,1985年3月15日,Symbolics.com被人注册。在过去.net比.com“吃香”,如网易最早就是用.net域名的即163.net,.163.com只是保护性注册了。

域名刚刚开始的那几年,申请者寥寥无几。直到1993年,WWW这个东东出现以后,人们才感到了“域名”的重要性,域名才开始“吃香”。

1993年,Network Solutions公司与美国政府签了一个为期5年的合同,独家经营.COM、.ORG、.NET三个国际顶级域名的注册权,当时,全世界域名总数才7000个左右。

根据合同,1994年起,Network Solutions向每个域名收100美元的注册费,两年后每年收取50美元的管理费。哈哈,谁说现在域名贵,和当时相比,现在真的是太便宜了

到了1998年初,Network Solutions已注册域名约120多万个,其中有约90%是.COM后缀,单此一项,Network Solutions进帐6000多万美元。1999年就更是不得了,有人估计Network Solutions仅域名注册费一项就年创收2亿美元。

由于长期以来,域名的管理权限在美国政府,很多国家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迫于国际压力,美国只好进行让步。从1997年7月开始,着手进行域名管理的改革,到1998年1月30日,美国的商务部通过其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改革方案的草案。草案称美国政府将“谨慎和有序”地域名管理权由美国政府移交给民间机构,计划组建一个非盈利性质的民间组织来接管域名的管理权,最迟在2000年9月30日前完成管理职能的移交。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998年9月30日, 美国政府终止了与Network Solutions的合同。

1998年10月,上面所说的那个“非盈利的民间组织”——“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正式成立,它就是ICANN。ICANN与美国政府签订协定,在协议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美国政府对其不进行干预。

……

ICANN诞生后,域名后缀也起来越多了,他们要把所有域名注册权都拿到手里面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就有了各个后缀所谓“注册局”这个东东了。所谓“注册局”就是一家和ICANN签订了合同的机构,根据合同,负责管理相应的域名后缀。

这样的注册局当然很多,下面说一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威瑞信(VeriSign)。VeriSign本来是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总部在加州。原本提供有域名运营、数字认证及网上支付三大核心业务,但数字认证业务2010年5月分拆出来出售给赛门铁克了。话说VeriSign一下就签了.com和.net两个后缀,也就是说VeriSign充当了.com和.net注册局的角色。当然,代价也不小,如去年在续签.com域名协议时,VeriSign一次性地向ICANN交了600万美元,根据注册的域名数量,未来二年内这一数字将上涨到1200万美元。这笔款项不能直接转嫁给第三方注册商,必须由VeriSign自己掏腰包。

美国政府和ICANN的关系,VeriSign和ICANN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合同关系,拿下了合同,自然也就有了相应的权力。其实,VeriSign和ICANN,谁看谁都不爽,但又互相制约中。ICANN多次指责过VeriSign,并曾威胁要终止合同。VeriSign也起诉过ICANN,如2010年8月,VeriSign和ICANN续签两年.com的管理权限时,条件就是放弃对ICANN的反垄断诉讼。2011年6月,VeriSign又再一次ICANN续签管理.net后缀的合同,到2017年6月30日,.net域名的运营工作继续由VeriSign负责。

什么是域名?

域名(Domain Name),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地理上的域名,指代有行政自主权的一个地方区域)。域名是一个IP地址上有“面具” 。一个域名的目的是便于记忆和沟通的一组服务器的地址(网站,电子邮件,FTP等)。域名作为力所能及难忘的互联网参与者的名称,世界上第一个注册的域名是在1985年1月注册的,Symbolics.com。

为什么需要域名?

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的作为路由寻址用的数字型标识,人不容易记忆。因而产生了域名(domain name)这一种字符型标识。

DNS最早于1983年由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原始的技术规范在882号因特网标准草案(RFC 882)中发布。1987年发布的第1034和1035号草案修正了DN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第882和883号草案。在此之后对因特网标准草案的修改基本上没有涉及到DNS技术规范部分的改动。 DNS即为域名解析服务。

域名的注册遵循先申请先注册为原则,管理认证机构对申请企业提出的域名是否违反了第三方的权利不进行任何实质性审查。每一个域名的注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因此在网络上域名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资源,它的价值将随着注册企业的增多而逐步为人们所重视。

网络是基于TCP/IP协议进行通信和连接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固定的IP地址,以区别在网络上成千上万个用户和计算机。网络在区分所有与之相连的网络和主机时,均采用了一种唯一、通用的地址格式,即每一个与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和服务器都被指派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为了保证网络上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的唯一性,用户必须向特定机构申请注册,分配IP地址。网络中的地址方案分为两套:IP地址系统和域名地址系统。这两套地址系统其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IP地址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比特,由4个小于256的数字组成,数字之间用点间隔,例如100.10.0.1表示一个IP地址。由于IP地址是数字标识,使用时难以记忆和书写,因此在IP地址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符号化的地址方案,来代替数字型的IP地址。每一个符号化的地址都与特定的IP地址对应,这样网络上的资源访问起来就容易得多了。这个与网络上的数字型IP地址相对应的字符型地址,就被称为域名。

可见域名就是上网单位的名称,是一个通过计算机登上网络的单位在该网中的地址。一个公司如果希望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就必须取得一个域名,域名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包括数字和字母。通过该地址,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所需的详细资料。域名是上网单位和个人在网络上的重要标识,起着识别作用 ,便于他人识别和检索某一企业 、组织或个人的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网络上的资源共享。除了识别功能外,在虚拟环境下,域名还可以起到引导、宣传、代表等作用。

通俗的说,域名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门牌号码,别人通过这个号码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你。

域名的注册依管理机构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gTLD域名的管理机构,都仅制定域名政策,而不涉入用户注册事宜,这些机构会将注册事宜授权给通过审核的顶级注册商,再由顶级注册商向下授权给其它二、三级代理商。ccTLD的注册就比较复杂,除了遵循前述规范外,部分国家如前述将域名转包给某些公司管理(如西萨摩亚ws),亦有管理机构兼顶级注册机构的状况:(如南非za)。各种域名注册所需资格不同,gTLD除少数例外(如travel)外,一般均不限资格;而ccTLD则往往有资格限制,甚至必需缴验实体证件。一个域名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查询WHOIS数据库而被找到;对于大多数根域名服务器,基本的WHOIS由ICANN维护,而WHOIS的细节则由控制那个域的域注册机构维护。注册域名之前可以通过Whois查询提供商了解域名的注册情况。对于240多个国家代码顶级域名(ccTLDs),通常由该域名权威注册机构负责维护WHOIS。一般来说.com注册用户为公司或企业,.org为社团法人,.edu为学校单位,.gov为政府机构。

域名的分类

作为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简称DNS)的组成部分,顶级域名包括通用顶级域名(Generic top-level domain,简称:gTLD)与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ountry code top-level domain,简称:ccTLD),新通用顶级域名(New Generic Top-level Domain,简称:New gTLD)。

图:域名分类

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域名,可以分为二字母的结尾:.tw、.cn、.hk 等称为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ountry Code Top Level Domain, ccTLD)。 或者三字母以上的结尾 .com 、 .net 、 .org 、 .info等,就是通用顶级域名 (Generic Top Level Domain, gTLD),截止到2011年,全球只有22个,它们是互联网域名系统结构的组成部分。2011年6月20日 ICANN于新加坡会议上正式通过新顶级域(New gTLD)批案,任何公司、机构都有权向ICANN申请新的顶级域名。如.web、.tech,.red,,wang,.technology等,垃圾顶级域名开始泛滥。

.com 是首批顶级域名 (TLD) 之一,于 1985 年 1 月创建,自此发展为全球最热销的 TLD。现如今已经存在几十个其他 TLD,但是无论出现了多少个新的域名后缀,人们还是一致认为 .com 依旧是“Web 的当家花旦”。.com是世界域名的王者,地位不可撼动。

截止2015年9月,全球注册量最大的十大顶级域名依次为:.com,.de,.net,.cn,.uk,.org,.nl,.info,.ru,.eu,其中.com、.net、.org和.info为通用顶级域,其余6个均为国家顶级域名,de代表德国,cn代表中国,uk代表英国,nl代表荷兰,ru代表俄罗斯,eu代表欧盟。.com注册量约为1.2亿个,.de约为1600万个,.net约为1500万个,.cn约为1200万个,.uk约为1000万个。

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通用顶级域名大约有3.424亿的注册量,比2017年第四季度增加了260万的注册量,增长幅度为0.8%

域名发展史

1985年1月,世界上第一个域名(Nordu.net)被人注册。

1985年,Symbolics公司注册了第一个.com域名(Symbolics.com)。当时域名注册刚刚兴起,申请者寥寥无几。

1993年Internet上出现WWW协议,域名开始吃香。

1993年Network Solutions(NSI)公司与美国政府签下5年合同,独家代理.COM、.ORG、.NET三个国际顶级域名注册权。当时的域名总共才7000左右。

1994年开始NSI向每个域名收取100美元注册费,两年后每年收取50美元的管理费。

1998年初,NSI已注册域名120多万个,其中90%使用”.COM”后缀,进帐6000多万美元。有人推算,到1999年中期,该公司仅域名注册费一项就将年创收2亿美元。

1997年7月1日,作为美国政府”全球电子商务体系”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委托美国商务部对域名系统实施民间化和引入竞争机制,并促进国际的参与。7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面向公众征集方案和评价的邀请,对美国政府在域名管理中的角色、域名系统的总体结构、新顶级域名的增加、对注册机构的政策和商标事务的问题征集各方意见。

1998年1月30日,美国政府商务部通过其网站正式公布了《域名技术管理改进草案(讨论稿)》。这项由克林顿总统的Internet政策顾问麦格日那主持完成的”绿皮书”申明了美国政府将”谨慎和和缓”地将Internet域名的管理权由美国政府移交给民间机构,”绿皮书”总结了在域名注册查询问题上的四项基本原则,即移交过程的稳定性、域名系统的竞争性、”彻底的”协作性和民间性,以及反映所有国际用户需求的代表性。在这些原则下,”绿皮书”提出组建一个民营的非盈利性企业接管域名的管理权,并在1998年9月30日前将美国政府的域名管理职能交给这个联合企业,并最迟在2000年9月30日前顺利完成所有管理角色的移交。

1998年6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一份白皮书,建议由非盈利机构接管政府的域名管理职能。这份报告没有说明该机构的资金来源,但规定了一些指导原则,并建议组建一个非盈利集团机构。

1998年9月30日美国政府终止了它与域名提供商NSI之间的合同。双方的一项现有协议将延期两年至2000年9月30日。根据该协议,NSI将与其他公司一道承接Internet顶级域名的登记工作。NSI和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将于1999年3月31开始分阶段启动共享登记系统,至1999年6月1日完全实施。

1998年10月组建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一个非盈利的Internet管理组织。它与美国政府签订协议,接管了原先IANA的职责,负责监视与Internet域名和地址有关的政策和协议,而政府则采取不干预政策。

2001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ICANN大会上,互联网国际域名管理机构ICANN通过决议,从近50个申请中遴选出7个新顶级域名来满足域名市场的需求。该机构理事会推出的7个顶级域名分别为代表航空运输业专用的.ero;面向企业的.biz;为商业、行业协会专用的.coop;可以替代.com通用域名的.info;博物馆专用的.museum;个人网站专用的.name;会计、医生和律师等职业专用的.pro。

2000-2007年:ICANN陆续批准.info、.biz、.mobi、.tel、.asia等全球通用顶级域,但审批严格,至今仅批准22个,其中也只有10个允许开放注册。

2008年11月:ICANN在巴黎会议发布新顶级域《申请人指导手册》第一版草案接受公众意见,表明开始制定创建通用顶级域名的新方法规则。

2011年6月: 经过三年多的争论,ICANN理事会正式批准新通用顶级域名申请计划。

2012.1.12—4.12:开放受理首轮新通用顶级域名申请。

一直到今天:新顶级域名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达到了1000多种。(已经开放注册的有400多种)

通用顶级域名(gTLD)

互联网用户熟悉的6个通用顶级域在1985年1月创立,主要供美国使用:

.com- 供商业机构使用;比如嘻嘻网(xixik.com)

.edu- 供教育机构使用;比如耶鲁大学(yale.edu)

.gov- 供美国政府及其属下机构使用;比如白宫(whitehouse.gov)

.net- 供网络服务供应商使用;比如西祠胡同(xici.net)

.org- 供不属于其他通用顶级域类别的组织使用;不如联合国(un.org)

.mil- 供美国军事机构;比如五角大楼()

在2000年11月,国际互联网域名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批准了七个新的通用顶级域名(gTLD),包括.biz(只限于商业)、.info(向所有的网站开放)、.name(个人注册)、.pro(限于那些有执照的职业,包括律师、医生和会计使用)、.aero(用于与空中传输有关的所有网站)、.museum(用于博物馆)以及.coop(用于合作型企业)。截止到2011年,全球只有22个通用顶级域名,但审批严格,其中也只有10个允许开放注册。

.com域名 商业组织使用域名,是目前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域名格式,.com作为全球注册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域名后缀,长期以来稳坐主流位置,地位无法撼动。

.net域名 网络服务机构专用域名,从事Internet相关的网络服务的机构或公司注册此种域名。

.org域名 是通用顶级域名,适用于各类组织机构(比如联合国un.org),包括非盈利团体。

.biz域名 “企业的网上新形象”,取意来自英文单词”business”,代表着商业领域。

.info域名 代表一般的信息服务使用。

.name域名 适用于个人的通用顶级域名,主要用于个人用户注册,做个人网站专用的。

.mobi域名 全球唯一专为手机及移动终端设备打造的域名,其致力于将互联网信息传送到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虽然现在手机流量超过电脑流量了,奈何微信、APP、轻应用 咋也轮不到.mobi。

.travel域名 旅游业网上服务的代表;

.aero域名 适用于航空运输业;

.museum域名 适用于博物馆;

.pro域名 适用于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

.coop域名 适用于商业合作社;

后缀 含义 诞生时间 运营商 备注
com 商业性的机构或公司 1985.3.15 Verisign
net 从事互联网相关的的机构或公司 上世纪80年代 Verisign
org 非盈利的组织、团体或协会 1985 Afilias
gov 政府部门 美国政府部门
mil 军事部门 美国军事部门
edu 教育机构 它原供全世界的教育机构使用,但实际使用的教育机构大部分位于美国
biz 网络商务向导,适用于商业公司 2001 NeuLevel biz是business的习惯缩用
info 信息服务的企业 2001.9.19 Afilias
pro 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
name 个人注册 2002.1.15 Global Name Registry (GNR)
coop 商业合作社
travel 旅游 2006.12.31
xxx 成人,色情网站 2011 ICM Registry
idv 个人
aero 航空运输业
museum 博物馆
mobi 手机网络 2005 Mobile Top Level Domain
(mTLD)
asia 亚太地区 2008.3.26 Dot Asia
tel 电话、联系方式
int 国际组织
post 邮政机构 2009.12 Afilias
jobs 招聘和求职市场 Employ Media LLC.
cat 加泰罗尼亚语或和加泰罗尼亚文化有关 2006.5.19

 

国家顶级域名(ccTLD)

 

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使用中的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n .ao .aq .ar .as .at .au .aw .az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bn .bo .br .bs .bt .bv .bw .by .bz
.ca .cc .cd .cf .cg .ch .ci .ck .cl .cm .cn .co .cr .cu .cv .cx .cy .cz
.de .dj .dk .dm .do .dz
.ec .ee .eg .er .es .et .eu
.fi .fj .fk .fm .fo .fr
.ga .gd .ge .gf .gg .gh .gi .gl .gm .gn .gp .gq .gr .gs .gt .gu .gw .gy
.hk .hm .hn .hr .ht .hu
.id .ie .il .im .in .io .iq .ir .is .it
.je .jm .jo .jp
.ke .kg .kh .ki .km .kn .kr .kw .ky .kz
.la .lb .lc .li .lk .lr .ls .lt .lu .lv .ly
.ma .mc .md .me .mg .mh .mk .ml .mm .mn .mo .mp .mq .mr .ms .mt .mu .mv .mw .mx .my .mz
.na .nc .ne .nf .ng .ni .nl .no .np .nr .nu .nz
.om
.pa .pe .pf .pg .ph .pk .pl .pm .pn .pr .ps .pt .pw .py
.qa
.re .ro .ru .rw
.sa .sb .sc .sd .se .sg .sh .si .sk .sl .sm .sn .so .sr .st .sv .sy .sz
.tc .td .tf .tg .th .tj .tk .tl .tm .tn .to .tr .tt .tv .tw .tz
.ua .ug .uk .us .uy .uz
.va .vc .ve .vg .vi .vn .vu
.wf .ws
.ye .yt .yu
.za .zm .zw

预留/未分配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cs .eh .kp

已分配/未使用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ax .bv .gb .sj .um

逐渐中止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tp .su

删除/退休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cs .dd .zr

盘点那些年被删除的国别域名

新通用顶级域名(New gTLD)

互联网用户熟悉的.com、.org、.net之类的通用顶级域名,截止到2011年,全球只有22个,它们是互联网域名系统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以这些为后缀的好域名资源已经逐渐枯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以及企业都需要更加个性化、更加贴近自身应用的域名,于是,2011年6月20日 ICANN于新加坡会议上正式讨论并通过新顶级域(NewgTLD)批案,任何公司、机构都有权向ICANN申请新的顶级域名。截止2016年年底,现已有超过560多个顶级域开放了全球注册,其中包括了:.vip、.xyz、.top、.club、.shop等极具个性的后缀,为未来多样化的网络地址创造可能。

根据规定,任何组织都可以提出新通用顶级域名的申请,但需要缴纳18.5万美元的评估费用。另外,维护这个域名还需要缴纳2.5万美元的年费。

正常情况下申请运营一个新顶域的费用是US$ 185,000。此外,还有使用TAS(顶级域名申请系统)所需的用户注册费US$l00。由于每个申请可能经历不同的程序,如异议或拍卖程序,某些申请可能需要因此支付额外费用。差不多申请一个新顶域的正常费用是100多万人民币,但是由于有的新顶域很抢手,让多家企业盯上了,这时候就需要多家企业进行竞拍。像为了拿到shop域名的运营权,日本GMO公司花了41501000美元才买到(这是新顶域竞拍价里面最贵的)。

在继获得新顶级域名.wow之后,亚马逊打败了其竞争对手谷歌、Donuts等公司,又获得了一个新顶级域名“.Free”(免费)。亚马逊表示,新顶级域名“.Free”的使命是:提供一个独特的和专门的平台,同时保护亚马逊的品牌和声誉的完整性。亚马逊打算用“.Free”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在线沟通和互动平台。

此前亚马逊花费4588888美金(约2819万元)的高价拍下“.Buy”(购买),Minds+Machines公司花费3000888美元(约1844万元)买下“.VIP”(贵宾),以及谷歌斥资2500万美元(约1.56亿元)拍下“.App”,不一而足。“.buy”、“.book”、“.free”等新顶级域名的所有权,已被亚马逊成功拿下。亚马逊用AmazonRegistry.com已经搭建AmazonRegistry官网了,这就意味着亚马逊即将开放其拥有新顶级域名。

Google已经申请了包括.Android, .Nexus, .MOTO, .App, .YouTube, .Chrome, .Play, .Plus, .Gmail, .Google, .Search, .Hangout,此外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域名比如.Dad, .Esq, .Kid, .LOL, .Meme, .PhD和.Wow等等。Google并未对这101个域名的申请进行说明,只是笼统的说是为了让网络用户获得更加使用体验。2015年2月,谷歌公司在竞拍中以2500万美元拍得.app。

.shop域名直译为“商店”,是典型的电商类域名,被网友评为“最有商业价值的新顶级域名”,价值排名超过申请次数最多的.APP。据ICANN官方消息,2016年1月初,电商巨头京东、亚马逊以及日本互联网巨头GMO参与角逐该域名,最终GMO击败竞争对手,以4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的价格成功拍下.shop后缀,成为当时世界上拍价最贵的新顶级域名。

此外还有Donuts也于此前获得了“.Tour”、“.Cafe”、“.Express”等新顶级域名。

新浪获得了新顶级域名“.weibo”、“.微博”。在具体运用方面,若每个微博用户绑定一个以“.微博”和“.weibo”的个性域名 ,对于用户数量早已突破5亿的新浪微博来说,将是巨大的商机。

此外,百度申请了“.baidu”新顶级域名,奇虎360也先后涉及搜索、手机领域,申请“.xihuan”(喜欢)、“.shouji”(手机)、“.anquan”(安全)、“.yun”(云)等4个新顶级域名。

瑞迪域名(Radix FZC)公司管理运营,.tech,.spac,.site,.online,.website,.host,.pw,.press等域名。

2013年,中信集团申请了.中信和.CITIC两个新通用顶级域名。中信集团管理信息部主任王卓曾表示,利用这个专属顶级域名,中信可以统一旗下众多业务子品牌,避免域名劫持等不安全因素,对业务发展、品牌传播和信息安全都有积极影响。但目前中信集团尚未启用这两个域名,这样的例子还包括申请了.cocacola的可口可乐公司。

“很多品牌都采取了已注册未使用的做法,他们的态度比较谨慎,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客户感到困惑,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考虑。一些品牌已经先行一步,比如巴克莱银行启用了新域名‘www.home.barclays’。

另外,截至2016年为止,“.xyz”以超过90万的注册量位居新顶级域名注册量第一的宝座。“.xyz”是26个英文字母中的最后三个字母,相较于其他由单词构成的新顶级域名来说,其更为简单好记,朗朗上口,符合日常人的语言习惯,建站不受限制,范围广泛,颇具价值。 “.xyz”于2013年6月1日开放注册,首日便有近18000的注册量,一周便成功登顶新顶级域名注册排行榜首位,可见,该域名后缀相当受欢迎。另外,目前有6个新顶级域名注册量超过10万,分别是“.xyz”、“.Science”、“.Club”、 “.Berlin”、“.Wang”、“.Link”。

纽约市于2014年10月9日正式启用.NYC顶级域名,从而成为美国第一个使用定制域名的城市。“NYC”是“纽约市”英文(City of New York,简称NYC)的开头字母缩写。

.NYC目前仅面向纽约当地的居民或企业开放,尤其是该市管辖下的五大行政区,起始注册价格为29.99美元。

纽约自行车网站、哈勒姆商业发展区、布鲁克林音乐节、佩斯大学以及一些宾馆饭店、娱乐和旅游服务部门都已经将原来网站的域名后缀.com或者.org换成了.nyc。为了避免变更域名后缀造成混乱,目前两种域名后缀通用。纽约一些知名企业家、民间机构和娱乐界人士当天纷纷发表讲话,支持启用这个.nyc域名后缀。很多人认为此举有利于给本地小企业和个人一个独特的展示机会,同时有利于提高纽约市的国际声誉。

纽约市已经与IBM合作建立一个名为“Digital.NYC”的网站,用来帮助当地科技创业公司与创业投资人、行业领袖及行业人才互动和交流。

除了纽约市,柏林、巴黎和伦敦等城市也拥有自己的城市顶级域名。德国柏林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城市域名的城市,域名后缀为.berlin,2014年3月18号启用。后来又有约有50个城市拥有自己的城市域名,其中像英国伦敦的.London域名在4月启用,随后奥地利维也纳、日本的名古屋、法国巴黎、然后就是美国纽约还有南非约翰内斯堡也都准备推出城市域名。

美国纽约市长比尔·德布拉西奥在宣布启用全球首个以城市命名的这个网络域名后缀.nyc。但实际上这个纽约并不是第一个,德国柏林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城市域名的城市,后缀域名.berlin启用的时间也不是很早,是从今年的3月18号开始启用的。后来大约有50个城市将跟随柏林的脚步,拥有自己城市的域名。

新顶级域名未来的发展之路

有人认为,.COM域名一枝独秀的终结时代即将来临,有人认为新顶级域名只是域名行业发展中一盘开胃菜,主菜仍然是“.com”、“.cn”等主流域名。越来越多的新顶级域名开放注册,门槛也越来越低,对于新顶级域名未来的发展,有人看好有人看衰,不可否认,任何一个新后缀域名在国内的发展都有夭折的可能,投资域名应该从长远考虑,只有依靠像百度、新浪、谷歌、亚马逊等这类大平台、大用户群体支撑的新顶级域名才有可能被多数人记住,才具有真正投资的价值。

域名,作为用户与网站之间的纽带,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诞生促使互联网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但伴随着本世纪网络技术的精进,域名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域名的功能性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所取代。虽然在惯性行为的作用下,域名仍然在当下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于被赋予营销等多重涵义,但仍挡不住域名的日渐式微。

新顶级域名

新顶级域名自从2013年被提上议程以来,时至今日,已经超过上千种新顶级域名出现在域名注册市场。域名的种类和作用被不断细化,以至于很多人在注册域名时不得不考虑更多的问题,比如:域名的品牌保护是否复杂。人类趋简避繁的天性,会让用户在注册域名时,面对数以万计的域名后缀时,会变得不淡定。就像现在,虽然新顶级域名可以注册的不下几百种,但仍有很多人在主流域名当中苦苦挑选适合自己的域名,这种现象不是病态,而是在大家接受新顶级域名之前的阵痛。阵痛过后,上万种各种后缀、各种涵义的顶级域名将慢慢稀释主流域名的市场份额,和com域名、net域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

十大新通用顶级域名

  图:全球十大新通用顶级域名注册量排行榜

截止至2016年3月18日17时,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名市场上,注册量排在前十位的是:.xyz、.top、.wang、.win、.club、.science、.link、.网址(xn--ses554g)、.site及.bid。

其中注册量超过百万的只有.xyz、.top与.wang。其中,.xyz的注册量最大,有2,648,970个,占据了16.65%的市场份额。.top与.wang分列第2、3位,注册量依次为1,713,955个、1,071,198个。

  另外七大新顶级域名的注册量均为6位数。具体数据如下所示:.win注册量841,269个,排名第4;.club注册量738,184个,排名第5;.science注册量347,930个,排名第6;.link注册量346,052个,排名第7;.网址(xn--ses554g)注册量342,465个,排名第8;.site注册量332,149个,排名第9;.bid注册量318,677个,排名第10。

域名权和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域名纠纷案件,对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应当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一)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二)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三)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四)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被告的行为被证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恶意: (一)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 (二)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 ; (三)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 (五)具有其他恶意情形的。 被告举证证明在纠纷发生前其所持有的域名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且能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区别,或者具有其他情形足以证明其不具有恶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认定被告具有恶意。 所以你的这一行为将会违反第四条第(二)的规定,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竟争。

1、域名注册在先。是指域名所有人注册域名之后,商标注册人才对该域名具有标识性部分申请注册商标并取得商标权,此时,商标专用权是不能延及到该域名的,因为域名是全球性的,无所谓地域性,商标则有严格的地域性,而且,域名注册在先,受法律保护。

2、注册的域名中含有他人注册商标的名称。域名与商标一样,都有重要的识别价值,只是域名识别性的基础是网络空间。

3、恶意抢注域名。是指网络用户明知自己申请注册的域名的识别成分与他人的注册商标名称相同,仍然予以注册的行为。

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只抢注域名而不使用,想通过转让来牟利;

二是抢注域名后使用它从事不正当竞争活动,如妨碍他人以属于自己的商号、商标等进行注册和开展网上活动。

认定恶意抢注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域名与请求人的商标相同或混淆性相似;

其二,是域名拥有人对域名没有权利或合法利益;

其三,域名是被恶意注册和使用的。

4、同一域名的标识部分存在多个注册商标所有人。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在一般情况下商标权人不能排斥在不相同也不类似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知名域名注册商

1. Godaddy

  Godaddy是世界第一大域名注册商,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域名注册排名第一的域名服务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8% 。域名的附加服务很多,有blog,Email,email指向,停放页,出售页面等。

  2. Name

Name是美国专业的域名注册商,在服务上中规中矩,价格优势虽然也比不上godaddy,但其管理方面和信誉上深受好评。提供免费功能多,操作面板简洁,注册流程简短。

  3. Enom

Enom于1997年在美国成立,是全球第二大ICANN域名注册机构,全球最大的域名抢注机构之一。在全球不同的物理位置放置了5组超级DNS解析服务器(一般的域名注册商只提供2组),其域名所提供的强大的自助管理功能更是让一般的注册商望尘莫及。

  4. Ipower

Ipower成立于1999年,用户数已超过50万,是美国市场上公认的顶尖域名提供商。Ipower对所有注册域名,提供Parking Page、免费域名转发、完全DNS管理、免费Whois域名匿名服务等。

  5. Register

Register成立于1995年,目前全球互联网上出售网络域名的第二大服务商。在拥有超过两百五十万域名管理下, Register.com已经建立了一个全球领先的域名注册,网站设计和管理服务。

  6. NetworkSolutions

NetworkSolutions是全球第一家授权的域名注册服务商(垄断市场多年),简称NSI,他们的域名注册以安全、可靠著称。据悉,全球500强的大企业的域名注册大多放在了NSI。

  7. netfirms

Netfirms是一个加拿大的老牌域名注册商,域名的注册价格也算是比较便宜的, Netfirms会偶尔推特别便宜的域名优惠码,并且其域名隐私保护注册是免费的。

  8. Ipowerweb

Ipowerweb成立于1998年,也算是美国主机元老级,超过33万的活跃成员,号称是客户数量十大主机提供商。注册后提供Parking Page,域名应用,Whois域名匿名服务,DNS管理和域名解析。

全球知名的五家域名抢注服务公司

Pool

一度是抢注圈中的老大,近来越来越受到Enom的挤压而显得力不从心,但对一些价值极高的域名的抢注机会仍然是最高的。预订方式:底价60美元。如有超过1人同时预订同一域名,领先者为最先下订单的预订者,其他人被视为OUTBID,域名由pool抢注后,会进入竞价,大约是三天竞价时间结束后,出价最高者得到域名。

Enom

10美元加注册费,也就是代理商为18.95美元底价,直接注册的最终用户为39.5美元底价,长期作域名抢注的,一般使用的是RESELLER帐号,可能是别人开出的下级帐号,但除了价格之外,无其他任何区别。Enom的竞价略为复杂,正常情况下,分为两种:正常的竞价和荷兰式拍卖。在荷兰式拍卖的情况下,是因为几个预订者,都只出价10美金,未达到进入private竞价的30美金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荷兰式拍卖。

具体是:底价为10美金,直接出价60美金可得到域名,随着时间的推迟,直接出价拿到的价格越来越低,也就是由60美金,降为55,50,45,直到降至比出价第二高者高5元的价格为竞价结束,或者有竞争者以直接拿走的价格来拿到域名。另一种是正常的竞价,在有多名预订者出价超过30美金的情况下,每次加价10美金,唯一最高价者获得域名。如在这一阶段未产生唯一最高价者或最高价者未付费,则进入公开竞价。

Snapnames

60美元起价,成功率较高,和Enom,pool之间有三足鼎立之势,曾经有人质疑Snapnames的信誉,但近期来看,基本没发现问题。 拍卖过程与Pool类似,由60美金向上直到结束时最高价者得到域名。

NameWinner

40美元起价(有部分老帐号可以出价30美金起),只有在预订期间曾经达到过最高价,或使当前的价格向上提升但自己仍然是OUTBID的预订者才可以进入竞价,否则要交纳一次性费用50美金才能进入域名的竞价。域名竞价时间也是三天,结束时的最高价者得到域名,但曾经亲自发生过因Namewinenr系统出错,自己与自己竞价的影子竞价的情况,要适当留意。

Godaddy

18.95美元固定价,为著名公司中成功率最低,但优点是信誉有保证,而且预订价格固定不变,有抢到价值数百美金域名的可能,有点碰运气的感觉,因为预订要预付款购买额度,有资金充足者大量在此预订。

万网的俩域名是怎么回事?

很多对域名略有了解的人,对中国万网用有的域名www.net.cn和www.com.cn感到困惑,想这俩域名要是有二级域名,解析时不会出错吗?比如解析出sina.com.cn这类域名,不就跟新浪现有域名冲突了?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www.com. cn的二级域名是xxxx.www.com.cn,所以不会存在很多人担心的那种问题。

你真的懂域名吗?看看万网的俩特殊域名!

再简单来说,万网拥有的域名是www.com.cn和www.net.cn,而不是com. cn和net. cn,直接输入com.cn或者net. cn是无法访问的,这是俩保留域名。类似的还有中国中央政府www.gov.cm,教育科研网www.edu.cn.

万网是注册了www后缀为com.cn 的域名和www后缀为net.cn 的域名。如果他要解析成www的那种形式就是 www.www.com.cn,www.www.net.cn。

做个类比:它跟新浪的网址www.sina.com.cn,拥有的域名是sina.com.cn 不一样。新浪的sina相当于万网的www就能理解了。

在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之前,原《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下设立6个类别域名(.com、.net、.org、.gov、.edu、.ac)和34个行政区域名(如.bj、.sh等),其实说白了就是继续再卖这些.cn域名的二级域名。因此也就有了xixik.com.cn,xixik.net.cn,xixik.org.cn,xixik.ac.cn,hangzhou.zj.cn等域名。

另外还有一个不常见的域名后缀——.cn.com,还号称中国国际域名,声称是ICANN认证中心针对中国重磅推出的一款新的域名后缀。是作为.com的有力竞争者,同时也是.cn和.com的天然替代者。这个其实是个骗局,这个压根就是用cn.com域名在兜售二级域名。什么是.com的竞争者和替代者,这分明就像个开淘宝店的小商贩要超越淘宝,挑战马云。

互联网产品经理-您身边的产品专家

关于互联网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经理资讯